白川崎

记录

世界中世纪史(六)

第三节  西欧封建教会

       西欧封建教会是指中世纪中期所以西欧基督教徒组成的团体,1054年以后通常称作天主教会。

一、政教之争

  在狭义上,政教之争是指11世纪神圣罗马皇帝与教皇之间争夺主教授职权的斗争。广义上,政教之争则包括中世纪君权与教权,各国君主与教会之间,争夺宗教与世俗权力的斗争。政教之争是西欧文明独有的政治现象,是中世纪西欧政教分立格局的有力体现。

1.历史背景

中世纪早期,教会在一定程度上被世俗势力控制,使其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世俗化问题。

二元政治观理论出现。

到了11世纪中期,克吕尼派修道士发起了“格里高利改革”,揭开了政教之争的序幕。

2.主要表现

神圣罗马皇帝与教皇争夺主教授职权。

《沃姆斯宗教协定》

英诺森三世

教会虽然在政教之争中占有一定优势,却并未改变政教二元分立的格局。

3.重要影响

A.尤其对政治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

实现了政治权力格局的多元化。B.君权只能管辖人的部分生活——物质生活,加深了臣民对君权有限的认识。C.君权和教权都无法绝对控制个人,为个人权利的发展保留了宝贵空间。

所以,政教之争在一定程度上,塑造了西欧社会的权利和权力格局。

二、教会的行政区划

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廷,教省,教区和堂区

1.教廷

主要成员是教皇和枢机主教,主要职能是发布教令,任免教职,征收赋税和进行仲裁等。

位于罗马的教廷是天主教会无可置疑的中心,其管辖范围遍及天主教世界。

2.教省和教区

在西欧各国,天主教会分为若干教省,又称为大主教区;每一教省又下辖若干教区。

教省和教区的主要机构是各类法庭,负责处理各种宗教事务。

天主教会的集权色彩,使大主教和主教成为控制教省和教区的关键因素。

3.堂区

堂区是以一座教堂为中心,连同周围一定区域的居民组成的基督教基层区域。

在堂区中,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,也是公共活动场所,市场和庇护所,还是教民的安息之所。

Ps:正统教义在广大堂区的传播很不理想:民众信仰的是基督教粗浅教义,各种异端思想和地方巫术的混合物。

总之,教廷类似于宫廷,教省等于行省,教区相当于城市,堂区与村庄近似。这有助于其在中世纪完成宗教使命,进而开展各种政治活动。

三、十字军东征

十字军东征是指1096至1291年西方基督教国家对东方穆斯林国家开展的八次军事远征,是中世纪西欧发动的最大规模的对外扩张。它的主要目标是占领圣城耶路撒冷,并夺取与耶稣尘世生活有关的地区。它的失败,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西欧文明的相对落后。

1.动机

11世纪是信仰虔诚,政治和解和经济复苏的时代,也是东方国家关系多变的年代。

动机虽十分复杂,但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掠夺财富。

综合而言,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封建社会寻求自身发展的一种手段。

2.经过

分为两个阶段:教皇是第一阶段的发起者;君主是第二阶段的发起者;

第一阶段包括前四次东征。第二阶段则包括后四次东征,以埃及为主攻目标。

1291年,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收复阿克,标志着十字军东征的失败。

3.影响

a促进了东西社会的交流,尤其有利于相对落后的西欧社会发展。

b.加强了君权,促进了中世纪晚期政治和宗教格局的转变。

c.提高了市民的地位,扩大了农民的自由,为第三等级的崛起创造了条件。

d.培养了西欧人的冒险,开拓和交流精神,有助于开启西欧航海,贸易和殖民的新时代。

所以,就宗教意义而言,十字军东征是一次失败;但对于对外开拓来看,它可能是一次成功的尝试。

总之,十字军东征是西方基督教国家发起的一场打着宗教旗帜的对外扩张,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西欧社会的危机。此外,它是西欧对外扩张体制的首次大规模运作,使西欧社会受益匪浅。日后的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事做视作十字军东征的延续。

评论(1)